Star Trade
2025-09-02

能源轉型是什麼?4個一定要知道的核心重點,助企業永續經營!

能源轉型是什麼?4個一定要知道的核心重點,助企業永續經營!

能源轉型是什麼?4個一定要知道的核心重點,助企業永續經營!


面對氣候變遷與淨零碳排的全球趨勢,「能源轉型」早已不再只是政府或能源產業的課題,而是每間企業都必須正視的挑戰。簡單來說,能源轉型不僅關係到環境永續,更攸關企業的營運成本、品牌形象與長期競爭力。那能源轉型到底是什麼?本文將從4個核心重點切入,帶你掌握趨勢,協助企業在浪潮中站穩腳步,打下更穩固的基礎!


能源轉型是什麼?完整介紹讓你知!

所謂的「能源轉型」,指的是從以石化燃料為主的傳統能源系統,逐步轉變為使用再生能源及低碳技術的永續能源系統。其主要目標是降低對環境造成的衝擊,並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。而此過程不僅僅是能源種類的替換,更是一場涵蓋能源生產、傳輸、分配、消費乃至相關產業鏈和基礎設施的全面系統改革。


巴黎協定與國際共識推動能源轉型

《巴黎協定》確立了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於攝氏2度,並努力將其限制在攝氏1.5度以內的目標,促使全球形成對能源轉型的共識。IRENA指出,能源轉型不僅能促進永續發展,也有助於提升人類健康,並且創造新工作機會進而帶動經濟成長。


地緣政治衝突加速能源轉型需求

此外,像是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衝突,也使得全球能源市場的脆弱性暴露無遺,高度依賴進口化石燃料的國家和地區,傳統能源供應鏈面臨更高的波動與中斷風險。發展本土再生能源等轉型方式,被視為強化能源自主以及降低外部衝擊的途徑之一。


臺灣能源轉型挑戰與國際趨勢差異

目前,臺灣的能源轉型政策框架以「減煤、增氣、展綠、非核」4大指導原則為核心。原先政策目標為2025年,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達到20%,不過新冠疫情影響國際供應鏈的供貨進度,也影響了相關設備製造商的流程。故經濟部將再生能源發電佔比20%的目標延後至2026年11月,並估計2028年可達23.4%,2030年則是30%。


IEA預測,全球範圍內,再生能源有望在2025年超越燃煤,成為最大的電力來源。許多已開發國家和地區,如:歐盟,已設定了更為積極的再生能源發展目標,力求在2030年將再生能源在其整體能源消費中的佔比提升至42.5%以上。臺灣能源轉型目標的設定與實際達成進度,在時間表上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。


地方阻力與政策落地難題

儘管已提出明確的政策與規劃,但實際執行仍面臨不少困難,包括:地方反對聲浪、土地使用衝突以及初期投入成本較高等問題,相較於國際上一些轉型進程較快的國家,臺灣可能需要更強而有力的政策及更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。


能源轉型4大核心重點看這邊!

能源轉型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,必須仰賴多方力量協同推進。根據國際能源轉型趨勢觀察,驅動能源轉型的4大關鍵核心,分別是:再生能源的發展、能源效率的提升、去碳化技術的突破,以及政策與市場機制的建立。以下將逐一解析這4大重點,是如何共同推動能源結構的轉型與永續發展:


1. 再生能源的發展

近年來,再生能源技術與建置成本大幅下降,許多研究指出,在全球多數地區,再生能源的平均發電成本已低於傳統燃煤、燃氣等化石燃料,成為極具經濟誘因的選項。從歐洲北海的大規模離岸風場,到美國西南部與澳洲遍布的太陽能電廠,各地再生能源建設正以驚人速度擴展中。多樣化的技術型態,也讓各國能依據自身資源條件與發展目標,選擇最適合的能源轉型策略,真正落實因地制宜的發電模式。


2. 能源效率的提升

能源效率提升不僅能減少浪費,也能直接降低能源需求與碳排放,被IEA譽為推動能源轉型的「首要能源選項」。透過智慧電網對傳統電網進行升級改造,構建一個能夠實現發電、輸電、配電以及用戶端之間的電力網路,其自動控制不僅能提升電力系統的整體運轉效率,同時也改善供電品質與可靠度。


除此之外,從工業製程優化、綠建築設計,到節能設備普及與公共交通電氣化,都是實現高能源效率的重要路徑。結合儲能系統的佈局,更能解決再生能源間歇性的問題,提升整體能源使用的靈活度與可靠性。


3. 去碳化技術的突破

對於像鋼鐵、水泥、長途運輸等難以直接電氣化的產業部門而言,「去碳化技術」是能源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。舉例來說,日本積極投入氫能技術研發,北歐國家則專注於碳捕捉與封存(CCS)技術應用,為高碳排產業提供轉型方法。這些突破性的低碳技術,不僅降低了轉型門檻,也擴大了能源轉型的實施範圍。


4. 政策與市場機制的建立

政策架構的明確與穩定,是推動能源轉型成功的根本條件。由於由於能源轉型投資金額龐大、回收期漫長,若政策缺乏連貫性,將嚴重打擊投資者信心。如美國的《降低通膨法案》(IRA)、歐盟的綠色新政,以及日本的GX(綠色轉型)戰略,皆透過長期政策承諾與補貼設計,吸引企業與資金進場參與。


反之,政策頻繁更動或部門間目標不一致,將增加交易成本與執行阻力。英國在碳權市場推動初期,特別強調制度的誠信與透明度,就是為了降低初期治理信任缺口。故建立具穩定性、協調性與清晰政策訊號的市場制度,是實現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

臺灣的能源轉型會遇到哪些困境與挑戰?

雖然臺灣政府將再生能源發電佔比20%的目標延後至2026年,整體能源轉型的政策方向仍維持穩定。然而,實際建置進度顯示推動力仍有待加強。以離岸風電為例,截至2024年6月,累計裝置容量為2.407GW,距離2025年達到5.7GW的目標僅約42%的達成率,顯示實務執行上仍存在明顯落差。


二次能源轉型啟動,更聚焦多元綠能與儲能技術

2025年起,總統賴清德啟動「二次能源轉型」,將目標聚焦於多元綠能開發、深入推動節能及部署先進儲能技術。同年,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除役,臺灣也將正式邁入「零核能」的發電時代,這對整體電力系統調度與風險管理提出更高要求。


專家普遍認為,臺灣目前並非缺電,而是缺乏靈活、具彈性的電力調度機制與分散式風險控管能力。這也凸顯出能源轉型進程中,除了發電結構變化,系統穩定與管理效能更是關鍵。


臺灣能源轉型的4大挑戰

土地資源稀缺限制再生能源擴張:太陽能與風電等再生能源建置需佔用大面積用地,臺灣地狹人稠、開發空間有限,使得選址難度高、推動速度受限。

能源進口依賴高,供應安全風險大:臺灣近97%的一次能源仰賴進口,地緣政治風險與價格波動,都對能源供應穩定性構成潛在威脅。

產業結構轉型壓力,需兼顧公正轉型:傳統高耗能產業(如:石化、鋼鐵)在臺灣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,若轉型速度過快、成本轉嫁過重,可能衝擊就業與產業競爭力。

電網基礎設施老化,升級難度高: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與分散性,需配合智慧電網升級與儲能系統建置。然而現行電網設計偏向集中式,大規模改造成本高、工期長,技術與資金的雙重挑戰不容忽視。


全世界的能源轉型又會遇到哪些挑戰?

能源轉型是一項牽動全球的系統工程,儘管各國面臨的國情不同,但在推進過程中仍出現許多共通挑戰。根據麥肯錫公司報告整理,全球能源轉型尚處於初期階段,雖然太陽能、風能與電動車等領域已有明顯進展,但在7大領域仍面對多達25項核心挑戰,包含:勞動市場重構、投資資金缺口、基礎設施滯後與原物料供應風險等,皆是不可忽視的問題。


勞動市場變動與產業轉型的社會壓力

傳統化石燃料產業涉及龐大的就業人口,能源轉型勢必導致部分產業工作機會的消失,進而對當地勞動市場與區域經濟造成衝擊。雖然新興綠色產業也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,但若缺乏配套的職能再培訓與轉職輔導計畫,易引發社會不穩與階層不滿。故各國政府必須提前部署勞動力轉型方案,特別是在高度依賴傳統能源產業的地區,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已成當務之急。


投資不足與財政資源分配困難

雖然再生能源技術的成本逐年下降,但實際上,許多公部門與企業仍因財政壓力、政策不確定性或缺乏短期回報,對大規模能源轉型項目投資意願低落。這種投資遲疑不僅影響轉型進度,也可能造成政策與市場脫節。如何建立長期誘因、減少投資風險、引導私人資本參與,才是推動能源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!


基礎設施落後影響再生能源接軌

當前全球多數電網設計仍以集中式發電邏輯為主,面對間歇性且地理分散的再生能源系統,原有基礎設施難以快速適應。若無法同步升級電網、儲能設施與智慧管理系統,將嚴重制約再生能源的併網與調度效率。故能源基礎建設的更新與擴容,是各國推動能源轉型時不得不優先處理的困境之一。


關鍵原物料供應鏈集中,風險升高

再生能源與電動車等技術大量依賴特定關鍵礦物,如:鋰、鈷、鎳與稀土等。然而,這些資源的探明儲量與產能高度集中於少數幾個國家或地區,加上地緣政治不穩、出口限制或市場壟斷的可能性,皆使全球供應鏈面臨高度不確定性。


企業與個人如何參與能源轉型?

能源轉型不只是政府與大型能源企業的責任,企業與個人其實都能成為這場變革的重要參與者。透過日常選擇與策略投入,從微小行動到結構改變,每個角色都能為能源轉型添上一份心力。


✅企業|從能源使用者到綠色轉型推動者

企業在能源轉型中同時扮演著消費者、技術創新者與投資實踐者的多重角色。除了大規模購電或投資電廠外,許多企業也積極採取更具可行性的在地型綠能方案,例如:

建置屋頂型或漁電共生型太陽能發電系統

採購再生能源或參與綠電憑證交易(T-REC / vREC)

導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(如:EMS)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

設計節能製程、導入高效設備、落實ISO 50001能源管理


✅個人|從生活習慣做起,擴大綠色影響力

個人雖非能源轉型的主要決策者,但在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,也都能發揮實際影響力,例如:

選擇使用節能電器與 LED 照明

善用離峰電價、減少高耗能時段的用電行為

支持使用再生能源電力,或選購標示為「綠電來源」的產品

響應社區型能源專案、參與能源教育活動

能源轉型並非遙不可及的國家政策口號,而是與我們每位企業經營者與個人息息相關的生活實踐與未來選擇。不論是導入再生能源、提升能源效率,還是支持綠電與參與政策對話,都是推動這場轉型的重要力量。現在就到聯絡我們填寫表單,讓我們一起實踐能源轉型目標吧!


📖全文參考資料來源:

IRENA WORLD ENERGY TRANSITIONS OUTLOOK 2024

IRENA Energy Transition Outlook

IEA:2023年再生能源成長50% 增速20年來最快

Renewable energy targets - European Commission

淨零時代下我國能源轉型策略

英國綠色金融新政:六大誠信原則打造全球碳權交易樞紐

2025臺灣能源政策怎麼走?賴清德啟動二次能源轉型,涵蓋多元綠能、深度節能、儲能

核三除役「核電歸零」!臺灣能源重押天然氣,供電、碳排、產業競爭三大挑戰如何解?

一文概覽全球能源轉型挑戰:7大領域、25個關鍵挑戰

Article summary

read more

Learn More
2025-02-24
虛擬電廠是什麼?海外成功案例告訴你,臺灣未來能源新趨勢看這邊!
2025-02-21
綠電是什麼?綠能發電交易怎麼進行,供應商完整告訴你!
2025-05-02
綠電轉供費用高嗎?3步驟流程告訴你,企業綠色轉型不可不知!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