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ar Trade
2025-09-25

綠色供應鏈是什麼?4大關鍵管理策略,提升企業競爭力

綠色供應鏈是什麼?4大關鍵管理策略,提升企業競爭力

綠色供應鏈是什麼?4大關鍵管理策略,提升企業競爭力


當今企業若想在永續浪潮中穩健前行,「綠色供應鏈」絕對是不能忽視的核心策略。究竟綠色供應鏈是什麼?簡單來說,就是在供應鏈管理中融入環保與節能減碳的概念,從原料採購、生產製造、物流運輸到回收處理,每個環節都力求降低對環境的影響。

相較傳統供應鏈只重效率與成本,綠色供應鏈強調的是永續經營與社會責任。企業導入綠色供應鏈,不僅能提升品牌形象、符合國際法規,更能強化競爭力。接下來,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綠色供應鏈對企業的實際影響,並分享4個關鍵的管理策略,讓永續不再只是口號,而是企業成長的新動能!


綠色供應鏈是什麼?對企業重要嗎?

傳統供應鏈是企業從採購原料、製造產品、物流配送到最終銷售的完整過程,過去主要著重於成本控制、生產效率與客戶滿意度。然而,這種以速度與成本為導向的模式,往往忽略了產品退場後對環境的影響,比如:資源浪費、廢棄物處理不當等問題。

相對地,「綠色供應鏈」是一種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的供應鏈管理模式,強調從產品設計、生產製造、運輸流程到最終使用與回收的全生命週期管理。不再視廢棄物為負擔,而是轉化為資源,打造可再生、低碳的循環系統。


企業不能忽視綠色供應鏈!

對臺灣眾多出口導向的中小企業來說,「綠色供應鏈」不只是口號,更關係到訂單的存亡。像是Apple、Amazon、Google 等國際品牌,已經明確要求供應商使用再生能源、達成碳中和等標準。若無法符合這些規範,企業很可能被排除在供應鏈之外,進而失去合作機會。

除了市場壓力外,像是歐盟推出的「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」,也要求出口商品必須標示碳足跡,否則將面臨額外稅負甚至喪失進入歐洲市場的資格。這臺灣企業來說,也是一項重大挑戰。


ESG表現好,企業更有競爭力

具備良好ESG表現的企業,不只更容易取得國際訂單,也更受投資機構與消費者青睞。尤其在消費者環保意識逐年提升的現在,綠色轉型不只是企業責任,更是品牌價值與商業競爭力的展現。


綠色供應鏈4大關鍵管理策略看這邊!

想讓綠色供應鏈真正落地,不是單靠一間企業就能完成,而是需要整個供應鏈上下游共同努力配合。以下4大管理策略,是企業推動綠色供應鏈時不可或缺的關鍵:


1.綠色採購決策

所謂「綠色採購」,就是企業在選擇原物料與供應商時,將「環境永續」納入核心考量,而不僅僅看價格與交期。企業應積極了解供應商的碳排放現況,並將碳足跡作為評選標準之一,建立完整的綠色採購指引與追蹤機制。具體作法包括:優先選用擁有環保標章、節能認證的產品、可回收材料或再生原料等,有效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浪費與環境衝擊。


2.優化製程及物流

打造綠色供應鏈,製造與物流端的碳排放絕對是重點。企業可以從製程節能減碳著手,例如:汰換高耗能的舊設備、優化生產排程、改用節能LED照明,甚至提高再生能源在工廠營運中的使用比例。此外,透過精準的原料採購與彈性生產技術,還能有效減少過剩庫存與製造浪費。

在物流管理方面,則可以透過數據分析交通、天氣與配送點,找出最節能高效的運輸路線,進一步減少油耗與行駛距離。有些企業也已投入電動車配送,或導入逆向物流機制,將退貨商品回收再修或轉售,延長商品生命週期、降低環境負擔,真正實踐低碳永續的物流模式。


3.減少包裝及倉儲空間

推動綠色供應鏈時,企業可選擇可回收、可生物分解或可重複使用的環保材質,像是再生塑料、再生紙箱等,來取代一次性包材。不僅能有效減少廢棄物,還能讓消費者在收到商品時,直接感受到品牌的環保誠意與責任感。

以電商平台momo為例,他們採用含再生料的環保袋、降低紙箱印刷面積,同時導入AI演算法優化裝箱建議,達到減少包材用量的效果。這類做法不只降低整體供應鏈的碳足跡,也進一步減少倉儲空間與物流能源的浪費,讓每個細節都走在永續的路上。


4.建立透明的碳資訊管控制度

打造綠色供應鏈,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自己的碳排在哪裡!不過對許多企業來說,碳排查往往是一件繁瑣又複雜的事。此時導入數位化碳盤查與能源管理系統,是加快永續進程的重要關鍵。透過這類系統,企業能清楚掌握哪些設備最耗能、哪些製程碳排最多,並即時監控用電狀況,依據數據靈活優化產線,提高能源使用效率。


綠色供應鏈優點有哪些?

傳統觀念常認為「綠色」或「永續」代表的是更高的成本支出,但實際上,綠色供應鏈不僅是對環境與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。從商業角度來看,更能為企業帶來實質的經濟效益與長期競爭優勢。


✅降低成本與提升效率,讓永續創造商業價值

綠色供應鏈強調產品簡化設計、使用模組化結構,降低不必要的零件與組裝複雜度,進而減少生產時間與成本。同時,透過優化製程與能源使用,有效節省電費與營運支出;物流方面,透過減量包裝與更精準的運輸規劃,能降低運送成本與倉儲浪費;從產品生命週期來看,更可能開創新的收入來源或創造具競爭力的循環經濟模式。


✅積極因應法規,降低營運風險

全球對環境法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,包括:臺灣的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、歐盟 CBAM(碳邊境調整機制)等,企業若無法及時因應,可能面臨罰款、出口障礙甚至停工風險。導入綠色供應鏈,能讓企業系統性地符合各項環保法規,從「被動應對」轉為「主動布局」,甚至可參與政策倡議,領先掌握法規趨勢。


✅強化 ESG 表現,吸引投資與綠色融資

資本市場對企業ESG績效的關注度不斷攀升,能提供透明、可驗證的碳排與永續數據的企業,通常能獲得更高的ESG評級,更容易吸引責任型投資者。同時,也更有機會申請到綠色貸款、發行綠色債券等永續金融工具,降低資金成本、提升財務韌性。


✅建立綠色品牌,提升市場與人才競爭力

在社群媒體與資訊透明的時代,消費者越來越重視企業的環境責任與道德供應鏈。綠色供應鏈能幫助企業打造更正向的品牌形象,吸引願意為永續產品支付溢價的消費者,並提高顧客忠誠度。不僅如此,強化的綠色形象也能成為吸引優秀人才的重要資產,讓企業在人力市場也更具吸引力。


企業導入綠色供應鏈會有哪些挑戰?

儘管綠色供應鏈帶來許多正面效益,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,仍存在不少挑戰。首先,高昂的初期投入成本,對許多臺灣中小企業來說,是最直接的門檻。無論是導入節能設備、升級產線技術,還是建立數位碳管理系統,都可能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投入,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,是一項沉重負擔。


協同困難,供應鏈夥伴落差大

綠色供應鏈不是單靠某一家企業就能完成,而是需要整個供應鏈上下游的共同配合。然而在實務上,供應商之間在配合程度上存在明顯落差。部分供應商可能因缺乏資金、技術或對永續轉型的認知不足,難以達成關鍵企業設定的綠色採購標準或減碳目標,使得整體推動進度受限。


激勵不足與法規差距,削弱轉型動力

目前臺灣規劃中的碳費制度,其費率相較歐盟等地區偏低,可能降低企業大規模投資低碳技術的誘因。在缺乏明確財務壓力與政策激勵下,企業較難主動推動深度減碳,尤其是尚未導入碳定價機制的產業,更容易陷入「觀望不前」的局面。


邁向綠色供應鏈,企業該從哪裡開始?

在推動綠色供應鏈轉型時,企業首要任務是明確設定永續發展目標。這些目標應涵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:從原物料採購、供應商的環境與社會影響管理、產品的運輸與交付流程,到產品生命週期結束後的回收與處理方式。

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建議企業先針對「環境影響最顯著」或「改善潛力最高」的環節優先處理,並在此基礎上,建立系統性的永續評估機制與供應商審查標準。後續也可將這些綠色管理成果納入ESG報告中,不僅滿足監管與投資者的資訊揭露需求,也進一步提升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透明度與信任度。


善用整合服務,降低轉型門檻與壓力

泓德能源提供企業一站式整合性解決方案,協助企業用循序漸進、數據驅動且強調內外協作的方式,更順利切入綠色能源與供應鏈領域。不僅提供便捷的綠電採購管道,也協助企業規劃、設計與建置太陽能光電案場,實現綠電自發自用,提升能源自主性。

同時結合 AI 用電分析與預測技術,幫助企業靈活調配能源,提高使用效率與系統韌性,真正做到「節能、省碳、強彈性」三效合一。現在就到聯絡我們填寫表單,讓泓德為你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!


📖全文參考資料來源:

SCM是什麽| 供應鏈管理系統| SAP

什麼是綠色供應鏈?定義為何?環境保護與企業競爭力的結合

什麼是供應鏈最佳化? | Oracle 台灣

綠色採購| 可持續的採購方式| FreightAmigo

小型企業的綠色物流策略| DHL Express 香港

什麼是逆向物流? | DHL Express 香港

數位賦能與環保包材實踐包裝減量・循環台灣基金會

綠色供應鏈管理: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

2025年碳費開徵在即!163萬家中小企如何備戰?圖解「綠色通膨」減緩攻略

Article summary

read more

Learn More
2025-02-24
虛擬電廠是什麼?海外成功案例告訴你,臺灣未來能源新趨勢看這邊!
2025-04-07
微電網是什麼?4大技術應用好處,從定義架構解析讓你知!
2025-05-02
綠電轉供費用高嗎?3步驟流程告訴你,企業綠色轉型不可不知!
Back to top